陶行知先生曾說:“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手段之一。”近年來,武江區新華幼兒園創新幼兒自主的共享主題區域游戲模式,構建“幼兒園共享主題區域游戲課程體系”,實現了以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為中心,推動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近日,武江區新華幼兒園園長黃建榮向廣大師生分享她多年的幼教經驗,希望為大家帶來不同視角與啟發。
“1+2+6+N”課程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算再苦再累也會感到幸福。”這是常掛在黃建榮嘴邊的話語。每當她對教師、家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眼中總會閃爍堅定的光芒,傳遞出她的初心與信念。言出必行,多年來,黃建榮及其研究團隊在探索幼兒園共享主題區域游戲實踐研究工作中,構建了一套“主題選擇→創設共享主題游戲環境→自主游戲→師幼分享→游戲整理→評價反思→形成新的游戲主題”的模式,并構建了“1+2+6+N”的共享主題區域游戲課程。“1”是指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核心,“2”是指室內室外2種游戲模式,“6”是指生活和學習類、科學類、語言類、藝術類、健康類、社會類游戲6個板塊,“N”是指幼兒游戲活動中生成的N個主題區域游戲課程。“目前,新華幼兒園的領銜園共創設34個室內外一體化主題區域游戲,各參與園共創設主題游戲區108個,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生成N個游戲課程。”黃建榮分享道。
“自主、主題、共享”新游戲理念
在30多年的從教生涯里,黃建榮通過不斷磨煉、研究、積累、思考,創新出一套“自主、主題、共享”新游戲理念。“自主”是指鼓勵和支持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域、自主選擇游戲內容、自主選擇游戲材料、自主選擇游戲伙伴、自主開展游戲活動、自主選擇分享方式、自主整理游戲材料、組織生成新的游戲;“主題”則為圍繞游戲主題,根據游戲動態目標,創設動態的游戲環境,提供幼兒深度學習探究的具有豐富性和層次性的游戲材料,滿足幼兒深度學習探究的需要;“共享”則是通過共享理念打破原有的區域細分空間,將主題區域的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社會、知識、技能等相結合,由原來功能場室向一班一主題、一班一特色的游戲場地轉變,有效解決了游戲材料不足的難題。
重構評價體系
“共享主題區域游戲模式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要靈活應用這一模式,讓老師理解、讓學生喜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黃建榮說。為此,黃建榮及其研究團隊重構了幼兒園共享主題區域游戲評價體系,根據共享主題區域游戲的特點,從區域游戲的環境與材料、幼兒的游戲與發展、教師的組織與實施、家長與社會四大板塊,采用觀察、記錄、分析、評價等方法,用幼兒園量身定做的共享主題區域游戲評價平臺,以及引進的“快樂的泡芙”觀察評價平臺,對幼兒和教師進行全面評價。同時,為提高教師觀察、分析評價的效率及科學性,更加精準地把握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2016年,該園與專業的信息技術團隊為教師和幼兒量身定做了共享主題區域游戲評價平臺——智慧校園系統,將幼兒的生活活動、學習活動、游戲活動等一日生活各環節全部納入教師觀察范圍,讓該園的觀察評價體系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