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婦聯、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辦,韶關市樂善義工會承辦的“童心向黨行走韶州”親子研學項目“傳承瑤族文化助力鄉村振興”非遺主題活動在乳源開展(如圖)。
乳源瑤族自治縣的瑤族刺繡,因其配色豐富、圖案繁多、繡法獨特、用途廣泛,于2011年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p>
在乳源民族博物館,小小講解員講述了乳源的歷史、瑤族的文化。乳源由南宋時期“溶洞產鐘乳,穴中有源泉”而得名。生活在此的瑤族屬“苗瑤語族瑤語支”過山瑤,在隋唐時從北方遷來,長期隱居在山中,其生產方式以刀耕火種和狩獵為主,若是當地不再適宜耕種或獵物稀少時便舉族遷往他處,因而被稱為“過山瑤”。在八一瑤族新村,能夠近距離感受瑤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及其濃郁的文化、生活氣息?! ?/p>
在乳源游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體驗瑤族刺繡,激發對民族文化的濃厚興趣。在“媽媽制造廣東省游溪鎮瑤繡合作社”里,繡娘現場示范制作繡品。大家發現,繡娘繡時不看正面,也不需要畫稿,先按不同布色用黑線或白線在布料反面依著布紋繡出一行行方格,再在方格中繡出各種圖形,就能在正面構成三角形、城堞形等不同紋樣,其綴合起來就形成一個個形紋圖樣,再經組合便成為各類物品上精細完整的裝飾圖案。這種繡法叫作反面繡,也是瑤族刺繡技藝的獨特之處。
此次研學運用知識傳遞與現場體驗相結合的形式,帶著親子家庭走進魅力瑤鄉,感受非遺文化、體驗瑤鄉風情。家長和孩子紛紛表示,參加此次研學拉近了親子關系,讓大小朋友在研學“路上”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涵養了情懷,希望接下來會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