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圍樓文化之鄉”,始興圍樓數量之多、類型之豐富、特色之鮮明,在全國罕見。全縣有歷史記載的圍樓共有500多座,至今保存較好的有249座,其中,國保2處,省保8處(10座),縣保17處,列入縣級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有172處?! ?/p>
近年來,始興縣著力推動圍樓活化利用工作,創新圍樓保護和利用方式,開展圍樓認養工作;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對圍樓進行保護、利用及維修,目前有45座圍樓得到修繕保護?! ?/p>
走進羅壩鎮燎原村,遠遠望去一座百年圍樓靜靜矗立在稻田中,圍樓分為長圍和三排民居兩個部分,在圍樓的一樓和二樓布置了攝影展,三樓和四樓房間正進行復原修繕;三排民居布置成燎原村村史館,將燎原村曾氏家族的歷史展現在其中?! ?/p>
“從2022年開始,通過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幫扶,我們利用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把燎原村兩公里的旅游公路建了起來,其中包括對‘國保’級的長圍大圍進行維修,游客中心也在今年4月落成,里面設置了本土農產品展示銷售中心。”羅壩鎮燎原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曾長東介紹,他們還成立了長圍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為當地的農特產品銷售搭建了平臺,給村集體增加了近四萬元的收入。“今年五一期間,還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在圍樓文化旅游周期間,大概有近萬名游客來我們這里旅游。”
下一步,始興縣將把羅壩鎮長圍村圍屋打造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配套完善好周邊孔壩、滴水寨等景區的設施,同時加大活化利用和宣傳力度,通過在國慶期間開展時裝秀、研學活動等,做好長圍景區的推介,帶動旅游發展?! ?/p>
同樣在百年后的今天煥發了新活力的還有始興縣城南鎮長安圍以及中共廣東省委機關舊址紅圍?! ?/p>
始興縣充分活化利用歷史文化遺存,通過圍樓風度書房的建設,使長安圍成為了藏書達1萬冊的閱讀熱門打卡地。今年還將四樓打造成了王憲榮哲理水墨文化館,每逢節假日吸引眾多市民來這里打卡?! ?/p>
為講好紅色革命故事,始興縣積極推進以中共廣東省委機關舊址紅圍為重點的紅色革命遺址修繕項目,對中共廣東省委機關舊址紅圍以及周邊基礎設施、風貌等進行修繕提升。設立了宣誓墻、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公廁、停車場,并提供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隨著紅圍紅色文化知名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前來參觀學習,帶動了當地的文旅產業發展?! ?/p>
據介紹,通過活化利用,始興縣已打造了滿堂客家大圍旅游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長安圍風度書房,紅梨村竹苞松茂圍打造了郭曉冬文學館、王憲榮哲理水墨文化館,沈所鎮圩鎮大圍打造成為了始興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目前正在將紅圍景區打造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下一步,將大力爭取資金,做好圍繞圍樓的保護與活化利用,力爭在2028年活化利用30處圍樓,同時積極策劃圍樓文旅專線,打造廣東省圍樓文化旅游路徑,為該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文旅動力?! ?/p>
始興圍樓不可復制、不可再生、不可多得,也無可替代。立足當前,始興縣將繼續加強圍樓保護、圍樓管理、文旅融合力度,健全圍樓保護管理機制,注重創新融合,增強“圍樓+”新理念,大力發展“圍樓+旅游”“圍樓+綜合服務”“圍樓+創意產業”,讓始興圍樓煥發新生機、綻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