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呂眉潔散文集《心素如簡》(廣東旅游出版社,2023.7)的時候,正是一個皎潔的夜晚。月亮不高,白云很低,樹影很濃,與這本禎裝得相當樸實的書恰到好處地契合起來。借著月光,撫摸著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書本,企圖在這里尋找屬于自己的故事。收入到這本集子五輯作品,分山、水、情、愛、樂共50多篇散文,均是呂眉潔近年來創作的重要作品,是她對深愛著這塊土地的感動?! ?/p>
散文,是文學作品中最能表現自我、最能直接坦露作者靈魂、最能流露真實情感的一種文學形式。一篇好的散文,可以讓讀者觸摸到其思想、情感和志趣,甚至可以捕捉到作者的整個人格。呂眉潔筆下李家洞的小花、廓田的墟市、梁家寨的風,看似寫景,實為寄情,靈動、鮮活、富有畫面感?!对谔揖壣骄訐烨铩窊斓氖谴喝A秋實,是社會大舞臺的無限風光。通過身邊人、身邊事,管中窺豹,道出了這個時代的發展變遷?! ?/p>
關注當下,是呂眉潔作品的一個重要特質。她沒有回避對當下個體人痛苦的表達,她的作品里有當下人的焦慮、苦惱、驚奇、彷徨、失望、沮喪、渴求與喜悅,有對當下的思考、控訴、傾訴與抒情。她是一個資深報人,又是一個中學教師。早年供職于湖南一家省級大型報社,擔綱起采編重任。到了嶺南樂昌,也是在當地報社謀職,后來又陰差陽錯地干上了教書育人的行當。她還是一個行走大地的作家。她的作品,無不透露著對自然生態與人文的深入思考。生于大漠孤煙之處,長于洞庭魚米水鄉,拼搏于珠江之濱,她手中的筆無不生發出對時代發展、地域生態和創作精神的鼓與呼,從生態的角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尤其是關于鄉愁,她有著如同生命般的感觸與認知。她的鄉愁,是對故鄉山水的回味,對人情世故的咀嚼,對原鄉文化、對自我價值的思考?!杜耐量印穼懙氖钱斈暝诎⒗茣r鄉下的生活場景,《樂昌街的日?!穼懙氖瞧椒步质幸唤?,借指“一棵棵樹上”變成“可觸可感的具體事物”,從而反映一年前小城面對突如其來災情的真實狀態。她的筆,聚焦著所熟悉的群體真實生活場景。特別是在浮躁的當下,而她筆下并非人情淡薄,《鄰家大哥》可以把冬天過成春天,“過往的路上,很多的浮華,都不如歲月,那些靜而淺暖的時光,讓人念念于心,思眷入目。”
一個好的散文家,首先是一個有獨到視角的創作者,是一個具有審視地域和時代的關系、反觀自然的哲學家。莊子說過:“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無不是人們認識與感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表述。這種“自然寫作”,表達了對自然的關切與敬畏,對境況的反思與憂慮。如果缺乏真實的生活經驗、深切的情感沉淀,以及多元的文化視點,淺嘗輒止,極難創作出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的作品。呂眉潔從一株草入手,從一絲風入筆,從一片葉子旁述,對曾經生活的阿拉善、湘西乃至韶州大地自然生態的描寫,以詩性與理性傳達敬畏自然、順其自然的生態理念,為讀者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闊圖景?;蛟S是受了《莊子》的影響,作家歸真返璞的自由觀,表現其創作意識的藝術途徑。“戈壁灘之夜不是緩緩來臨的,而是猛然間,當一小片殘陽被飛快地拽下,天地萬物便深深地墜落于黑暗之中。”(《阿拉善的月》)這些娓娓道來的細微描述,卻升華其個體深層生命活力,升華其在創作主體身上最集中地體現為主體精神自由。將民族文化、地理風光、時代人物等有機融合起來,在思考中進行詩意的創作,作品由此而生動感人?!对奂业氖窦t了》《表哥家的橘子園》《四季花開》《生命是一樹花開》,一篇篇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的散文作品,托物寄意、借物抒懷,道出了作家追求生態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初心,傳達出來的則是天地人共筑的深沉與博大?! ?/p>
真實,是散文的力量之所在、是作家內心感情的表達。真誠,是呂眉潔人格的重要體現,也是她散文創作的重要品格。
在這本書里,感受最深的就是真切可信。她用散文形式,來建構自己的文學世界,充盈的生活內容與人們生活的空間,無不反映出真實的心靈映照。她始終將“小我”置身其中,而道出一個“大我”。無論是親身經歷,還是追憶親人故舊,都是平心論事,如實“記錄”,不矯情,不粉飾,向讀者坦露一顆真誠的心。通過文字,讓人去鑒別、去品味?!秳e秋之日》《今夜我們不能說再見》《讓生命在嚴冬里開花》等篇什,讓人一眼可以看出作家就是一個“散文中的人”?! ?/p>
當然,呂眉潔是一個作家,是一個不循規蹈矩的文學創作探索者,有著富于創見的獨立意識。作品與她的人一樣,不愿意做旁觀者,更多的時候,是走上前臺,站在文中,借著月光,思考人生,表現現實,反映其心靈生活。她的散文短小卻不失精致,現代又不失古典,空間熙攘又不缺乏畫面清寂。捧著這本書,你可以續一壺清茶,燃一炷青煙,聲情并茂地朗讀,與作家一道讀風、讀雨、讀心聲,看一樹花開?! ?/p>
這也許就是作家苦苦尋覓、苦苦追求的文學創作境界。